小蔡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,母亲在他还没成年时就离家出走了。父亲活到一大把年纪,连件正事都没干过,还欠不少债务等着儿子还,每年回去,上小蔡家讨债的人都络绎不绝。

2017年,小蔡刚步入社会不久,独自一个人扛着行李从福建去往广东汕头。因为人生地不熟,刚到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工作,身上带的二百来块钱也一天一天地减少。“有时为了省钱,只吃最便宜的快餐,每天就是饥一顿饱一顿。”
就在小蔡口袋里的钱快花光的时候,他误入一条巷子,看到一家紧闭的大门上贴着招工启事。
他在门口站立了半天,不确定这家到底有没有招人。反复思考后,小蔡终于鼓起勇气敲了敲大门。不一会儿,门开了,出来了一个大约三十几岁的女子,也许是看出了小蔡的落魄,把他领了进去。
青年女子是这家工厂的老板娘,她告诉小蔡,这是个做玩具的小厂,人要的不多,不到十个人,基本上已经不怎么招人了。“我当时也不好意思说出我的窘境,听完她说话,整个人顿时茫然无措,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
没等到答复,老板娘打量了小蔡一会儿,仿佛体会到了他的难处。她叹了口气,最终还是把小蔡留了下来。就这样,即将流落街头的小蔡总算找到了落脚的地方,也找到了可以喂饱自己的工作。
老板娘在工作和生活上帮助了小蔡很多。哪怕他做活手脚慢了,也总是一副包容的样子。上班时,老板娘会陪着小蔡聊天,倾听他生活上的烦恼。“连对亲戚都不会说的心里话,我都对她说了。”
大概是猜到小蔡身上没钱了,老板娘二话不说塞了几百给他买生活用品。对于小蔡来说,这是一种他从未体会过的关心,一时还感到有些受宠若惊,也因此心怀感激。
在老板娘的玩具工厂做了半个月,小蔡谋到了其他地方更合适的机会。临走前,老板娘对小蔡说:“我们可以做姐弟,你就管我叫姐吧。” 本来在异乡孤苦无依,现如今却多了个好姐姐帮衬,小蔡满心欢喜地答应了下来。“有时候,生命中的遇见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。感谢有这样的一个姐姐帮助过我,尽管我们只是异姓姐弟,没有血缘关系。”
小蔡说,他和姐姐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。虽然不再共事,他们到现在还保持着联系。“等我们老了,可以常串串门,聊聊家常,虽然平淡,也知足了。”
在你的学海生涯,有没有一位「导师」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?在你的职场路上,有没有一位好心人,鼓励迷茫无助的你勇敢前行?
评论